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加拿大pc28软件下载官网 > 新闻动态 > 人生若是常失意,劝君多悟《庄子》意。
人生若是常失意,劝君多悟《庄子》意。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1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20

壁纸

云间寄意·笺上留痕

云书与你:共赏壁纸

图片

放下“我执”

【1】

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

《庄子·逍遥游》

释义,至人超越自己,神人超越功名利禄,圣人超越名利束缚。

很多人在看到“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”这句话,就理解成,至人忘却自己,神人不要功力,圣人不要功名。

可人活着怎么能真么都不要,庄子在这句话的前面说到:

有人能胜任一乡,一国,之事,自以为很不错。宋荣子取笑他们。

说他能做到“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,定乎内外之分,辩乎荣辱之境,斯己矣。”

全世界赞誉他,他也不勤勉。全世界非议他,他也不沮丧。这样的人已经分别道什么是自己,什么是内,什么是外。

知道这么荣辱和非议不过如此。

就算这样,还有一种境界“列子御风,犹有所待”,哪怕到了列子御风的阶段,还要有所依仗。除非能顺应自然规律……

人生活着大多都要有所依仗,别人是物外,你主动的修炼就是自己。

人若是失意,还是多读一读庄子,修炼自己,超越自己,超越功名利禄,超越名利束缚。

当然也超越失意。

丢掉原来的自己

图片

【2】

吾丧我。

《庄子·齐物论》

释义:我忘却了自我,丢掉了原来的自我。

丢掉自己,忘却自己,

剔除掉名誉,标签之外的东西,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。

是全新的自我,是拥有无限可能得自我。

是接受人生各个阶段都犹如新生的自己。

你不在被社会标签定义,不被过往经历束缚,这一刻的自己才是自己。不再为了别人绽放,只是自己超越自我,肯定自我的洞见。

想象一下,当你不再需要维护形象,不再害怕失败,不再执着于得失,不再在意他人的眼光。

那是怎样的轻松?那是怎样的自在?那时的你,如风般自由,如水般柔韧,如云般变幻。

无拘束,老身今自由,随意渡春秋的惬意。

图片

彼是

【3】

物无非彼,物无非是。

自彼则不见,自知则知之。

《庄子·齐物论》

释义: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对立面,没有不存在对立面的事物,人一定要认识到万物的相对性和自己的局限性。只有自己去体悟,去领悟,才能理解他。

每一个存在,都携带着它的反面。光明自有其阴影。

当我们专注于看见一面时,另一面就必然隐藏在视野之外。

这就是万物相对性的本质,如果不理解这个本质,就会盲目追求确定性,追求所谓的正确标准答案。

你所对绝对正确的追求,恰恰本身就是一种迷失,认为一个观点绝对正确时,就失去了看见其他可能性。

而改变这一切的前提,庄子告诉我们要“自知”。

看清楚一切要向内求,想想自己是否理解了对方的"彼"。在坚持己见之前,先问问自己是否看见了事物的另一面。

当你学会了从多个角度看世界,学会自我思辨,你便能对立统一,让一切都在流转思辨中浮现它本真的答案。

图片

是非

【4】

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。

《庄子·齐物论》

释义:在这里是对的,在那里就是错的了。世间从那个角度看是这样的是非标准,从这个角度看又是那样的是非标准。

世界从不曾改变,改变的只是我们所在的世界的角度和当下。

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,人间的争执,都是在维护各自的立场,各自的利益,各自的是非。

立场不同,角度不同,利益不同。

所对待问题的想法,做事的方法就不一样。

一个新闻事件,在不同的人眼中可以有完全相反的解读。同一个社会现象,在不同的立场上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。

富人和穷人,老人和年轻人,患者和医生,他们的是非怎么可能相同呢?

若嫌弃人间的吵吵闹闹,不妨跳出来,反正你明白,只是各自的“是非”不同。

能理解,能认同别人的观点,就和而不同。

不理解,不认同,就抽身跳脱出来。

不解释,也是在放过自己!

E

D

壁纸|云书制作,转载著名出处文|云书整编,仅供参考交流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